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

〈澄社評論〉強盜政府 遍地是黃金

上週末,農民抗爭引起廣大的回響,但農民去年即曾夜宿凱道,一年過了,政府卻仍老神在在,土地徵收案件依舊驚人,為什麼?原因之一,乃是政府錯將土地徵收當成土地開發及挹注財政的重要手段。

政府財政問題極為嚴重,但它不僅不敢對大型資本課予重稅,竟還給予減稅、免稅及其他的優惠。那麼,所需的建設經費要從何而來?答案乃是進行以土地徵收為本質的土地開發。地方政府的主要稅源為土地相關稅目,如地價稅、土地增值稅等,因此如何增加這些稅收便成為施政重點。此外,透過土地開發,主政者也可藉機收編地方政治勢力,可謂是一舉數得。

由於農地不用繳稅,因此各地方政府藉由土地的開發,千方百計地要把農地變更為都市土地。行政院特別命令「凡都市計畫擴大、新訂或農業區、保護區變更為建築用地時,一律採區段徵收方式開發」,這使得被徵收的農地倍增。透過區段徵收,政府還可以無償取得大面積的配餘地,經由配餘地的讓售及標售,賺進大筆鈔票。

由於政府掌控規劃的高權,因此,許多都市計畫區不斷地擴大,工業區或科學園區附近,更出現了許多特定區。這使得我國都市計畫異常浮濫,各地方政府不斷虛報人口數,以此作為將農地變更為都市土地的藉口。至今,虛報與實際人口數之間出現了極為驚人的落差,二者相差高達七百多萬人!相對地,為了配合人口數的虛報,縱然工業區或是園區仍有許多閒置土地,卻仍不斷捏造必須興設的謊言。

為了遂行土地開發及挹注財政收入,政府建構了這個謊言機制,其目的就是為了土地徵收。遺憾的是,土地徵收所需具備的嚴謹要件,全部被拋諸腦後,憲法所保障的財產權及基本人權皆被剝奪。這也表示,國家建設經費竟然是由社會弱勢者—農民來承擔,這十足是劫貧濟富,社會公義蕩然無存!

本文於2011/07/21發表於自由時報